Photonics – Chinese

Photonics – Chinese

Topics related to Lumerical and more, in Chinese language.

使用RCWA进行参数扫描的问题请教

    • wdk694047654
      Subscriber

      老师您好!

      我正在复现一篇论文中对单个纳米结构单元参数扫描的结果,所使用的纳米柱是矩形二氧化钛,基底是玻璃。假设该纳米单元的琼斯矩阵写作[txx,0;0,tyy],论文扫描了纳米柱的长和宽在60-260nm范围内txx的相位分布,即angle(txx),结果如图1所示。论文声称他们使用的是RCWA进行的扫描。

      我首先使用FDTD进行复现,结果和论文一致。

      接着我使用RCWA进行复现,结果和论文虽然相似,但有一定的区别,结果如图2所示。我是按照“Small-Scale Metalens – Field Propagation”这篇案例的step2进行仿真的。

      我想请问老师:

      1、我设置的 k vectors 的数量和案例一致,是100,是否需要增大?

      2、在使用RCWA时,利用案例中的代码“S = pinch(grating_characterization.Tpp(1,1,ni,mi,:,:)); phase_txx = angle(S);” 获得的phase_txx是否就是我们需要的angle(txx)?由于在使用RCWA中无需定义入射光的初始相位,我担心phase_txx是否需要减去一个初始相位才等于angle(txx)。

      3、是否有其他的原因导致RCWA的结果不够准确?

      非常感谢老师的解答!

      图1

      图2

    • olivia.liu
      Subscriber

       

      你好,关于这几个问题

       

      1. k值设置100计算精度应该还可以,如果想验证,可以使用多个k值对单个结构做仿真并对比仿真结果。所用案例中是圆形的纳米柱结构,仿真矩形纳米柱可以考虑将k vectors domain设置为rectangular。
      2. rcwa的simulation source是平面波,入射光通过结构层传播后计算结果。grating_characterization结果为每个光栅阶次的s参数,相位是光栅阶次平面波与源之间的相位差。不是很清楚你fdtd中的具体设置,但可以根据这个检查一下两个仿真文件的一致性。
      3. 如果rcwa仿真是使用的案例中给的扫描配置,取样是51*51,只是看这两张结果图,图1的采样点数是比图2多的。可以检查一下fdtd和rcwa做参数扫描的时候配置是否一致。
      4. 关于rcwa求解器的更多介绍详见这个链接,可以参考下。
        RCWA Product Reference Manual – Ansys Optics
      • wdk694047654
        Subscriber

        多谢老师解答!

Viewing 1 reply thread
  •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