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nics – Chinese

Photonics – Chinese

Topics related to Lumerical and more, in Chinese language.

关于参数扫描过程中如何保持面监视器采集到的E矩阵维度保持一致的问题

    • SXSi
      Subscriber

      老师您好!如题所示,当我进行超表面单元的宽波段参数扫描时,需要通过面监视器采集电场的各分量矩阵,但是会存在如下问题:

      经过排查,是因为不同仿真得到的E结果的尺寸不同,如下图所示:

      请问我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?

    • Guilin Sun
      Ansys Employee

      你需要将单元尺寸变化的最大范围加一个固定尺寸的网格Override,以保证在扫描过程中监视器所在位置的网格不发生任何变化,仿真计算的场矩阵就不相等,无法打包为一个DATASET,所以出现上述错误。

      • SXSi
        Subscriber

        谢谢您的回答,我现在仍有问题。根据Ansys Insight: 用于设置Mesh accuracy对应多大的网格尺寸 这个帖子中的解释,FDTD划分的网格与材料中的最小波长相关,而我的结构是如下图所示的,被扫描的几何参数是圆柱的半径和高,mesh accuracy为6。模型中材料体系没有变化,波段也没有变化,那么FDTD划分的网格大小应该是不变的才对,可实际上下面两幅图中划分的网格大小是不同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
    • Guilin Sun
      Ansys Employee

      "模型中材料体系没有变化,波段也没有变化,那么FDTD划分的网格大小应该是不变的才对,可实际上下面两幅图中划分的网格大小是不同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"

      你是怎么知道网格不同的?它们显示的是观察网格,可以修改:

      仿真网格可以通过选这个显示:

      要知道网格是否变化,你可以在仿真区沿XYZ轴加三个线监视器,用脚本提取坐标,在比较它们的网格:

      dx=x(1:end-1)-x(2:end);

      plot(1:length(dx),dx)

      或者先后打开文件在一个GUI下仿真,得到两种情况下的网格再画,比如

      plotxy(1:length(dx1),dx1,1:length(dx2),dx2);

      脚本参见 Ansys Insight: 几个简单实用的脚本Script命令:用于结果分析

       

      • SXSi
        Subscriber

        我不是从观察网格中看到的,而是从FDTD的grid中看到的,如下图所示:

        同一个参扫过程中,生成的另一个模型的FDTD网格是20*20*538,而这两个模型都出自同一个参扫,而且FDTD区域的大小、工作波段及mesh精度完全一致

      • SXSi
        Subscriber

        此外,面监视器中采集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,两个模型的FDTD自动划分的网格确实不一致

      • SXSi
        Subscriber

        经过我的验证,我想到的可能原因是,由于参扫过程中,超表面单元模型最小的几何尺寸太小(小于波长的1/50),导致FDTD没有识别到这个模型(材料折射率较高),而仅仅识别到了超表面衬底模型(材料折射率较低),也就没有按照单元模型的材料进行网格划分,而是按照衬底模型的材料进行网格划分

    • yang liu
      Subscriber

      请问你后面是如何修改,保证结果正常输出的呀?我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

    • Guilin Sun
      Ansys Employee

      请参考第一个回复!

Viewing 4 reply threads
  • The topic ‘关于参数扫描过程中如何保持面监视器采集到的E矩阵维度保持一致的问题’ is closed to new repl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