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anYo Dong
Subscriber

你好

我的理解,要用2D仿真來近似3D的波導仿真,重點就是模式要盡量接近,
形狀2D/3D肯定不同了,那就讓"模式的等校折射率"接近,怎麼做到呢?

Inverse Design of a Splitter Using Topology Optimization – Ansys Optics 

從上述的案例來說,可以先在3D的模型已知的波導尺寸(截面尺寸,寬度y跟厚度z)下,利用模式光源物件找到了"模式的等校折射率",2.45左右
然後在2D的模型中,用相同的波導尺寸(寬度y不變),只是2D仿真只截取了含波導的一個Z平面,藉由"調整波導物件的n值",找到模式等校折射率也是2.45左右的情況

所以模型上,2D跟3D寬度不用改變,僅改變波導的假設折射率讓波導就可以轉換2D與3D
這也是由於2D/3D模型最大的差異就是波導處Z方向有沒有描述折射率變化,所以現在可以理解我們把Z方向的折射率變化轉換成等校折射率了

莎益博 董冠佑